專題/台灣電競屢次爭光 蔡政府力挺但真正該做什麼?

記者周之鼎/特稿

隨著早些年台灣不斷有「遊戲高手」的誕生,到現在人手一機隨時可接觸遊戲,在全球業者的力推下,近年「電子競技」的興起已經是不容小覷的狀況。而隨著台灣政府的改朝換代,民進黨一直試圖在各項政策中拉攏年輕人,「電競」就成了一個不錯的突破口,在蔡英文總統上任滿兩年後,我們不妨回頭審視這兩年,政府究竟為電競做了什麼?而又有哪些還不夠好的地方。

僅僅算上這兩年間,其實台灣電競在國際舞台上斬獲不少,先是「ET」 林家弘在去年的EVO格鬥大賽上奪下《KOF XIV》世界冠軍,再來林俊傑參與的《傳說對決》SMG戰隊奪下AIC 世界冠軍,而在土庫曼的亞洲室內武藝運動會中首次的電競示範賽,中華代表隊也奪下一金一銀一銅的成績。今年初則有「大哥」陳威霖獲得《爐石戰記》的世界冠軍,以及「魔王」曾家鎮獲得《KOF XIV》的EVO Japan冠軍。而緊接著在八月還有雅加達亞運也首度將電競加入示範賽,加上各遊戲每年都有年度冠軍,台灣在今年仍有許多機會再以電競讓更多人認識台灣。

▲《爐石戰記》世界冠軍陳威霖。

時間拉回2015年10月,當時人氣超旺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拍攝了一隻為LOL電競選手加油的影片,加上開放市政府所屬的Y17轉播比賽引發全國關注,正式掀起了政治圈對電競的重視,時任高雄市長的陳菊在巴黎因公務出訪時,聽從幕僚的建議順道前往《英雄聯盟》世界大賽現場為閃電狼加油並經由媒體報導後,讓這股力量撼動了正在準備總統大選的民進黨,並公開力挺台灣的電競產業。

綜觀這兩年,立法院在去年底三讀通過,將電競納入體育發展後,電競看似實已正名,享有與其他體育項目一樣的待遇,可以獲得抵稅、補助、獎金等可能。另一邊原本各部會互踢皮球的「電競替代役」也終於誕生,在去年全台首次4人開始正式服役。蔡英文也一再宣示希望扭轉電競的負面印象,一切都看似相當上軌道,但是實際上呢?

※走偏的電競替代役

對於台灣男性來說,服兵役是青春中不可拒絕的義務,但對於有年齡限制,青春寶貴的運動選手或專業人才來說,無論「補充兵」或是「替代役」都是能讓自己在的專業領域上不脫節的政策。但是實際上,目前服役中的四位電競替代役都可說是「業餘選手」或是「前選手」,沒有任何一位還屬「現役選手」,因此目前擔任替代役的工作,都是分發至有電競學程的大學並為新人輔導的後勤工作,但這本質上其實非常奇怪,理應是用來協助選手不中斷職業生涯的美意,為什麼變成了「退役選手」的棲身之處?

※哪些算是電競?又什麼是電競隊?

電競替代役的問題其實源自於最大的問題,就是到底哪些遊戲算「電競」?又怎麼認定「電競職業選手」和「電競隊伍」?雖然如果是電競粉絲大概可以很明白的指出目前當紅的電競遊戲如《英雄聯盟》、《爐石戰記》等作品,可是這到底怎麼判定對於政府來說卻從來沒有白紙黑字化,對於電競隊伍的認定也是一樣的狀況,截至目前,台灣並沒有哪個電競隊是真正獲得政府的正式認同,也因此都不符合可接受替代役的企業。所以雖然電競被納入運動產業發展條例,但現階段對於原本仍苦苦經營中的聯賽、戰隊,乃至於贊助、兵役的法令鬆綁卻從未實質發生變化或因此受益。

▲比起參訪電競隊和送行,戰隊也許需要的是更實質的幫助。

※仍難解的習題

但不可否認,在政府對電競態度持正向看法後,不少業者也想跟進這一塊,試圖從中撈點什麼。由於各遊戲都是由各遊戲開發廠商主導自己的聯賽與規則,並沒有統合性的聯盟有辦法主導全台的電競賽事,加上台灣政黨惡鬥嚴重,台灣無論誰當家都害怕被扣上「圖利業者」的大帽子,更不要說現在當紅的電競遊戲都是國外製造,在國產遊戲難以在世界大紅的情況下,若真的丟了錢下來贊助比賽被政敵抓到,恐怕不得分反失分。

還有一些問題則牽扯兩岸的難解,對於蓬勃發展電競的中國來說,台灣僅能靠戰隊私底下和對岸的戰隊交流,這也是為什麼台灣電競隊伍寧可吸取「韓援」,但從未吸收同樣講中文的「中援」。最後則是目前一流的電競賽事都尚未經過國家認證,因此就算真的拿了冠軍,也頂多拿到總統的賀電,即便是今年八月的雅加達亞運,已經確認由於電競還屬在示範賽,按照現行辦法,就算拿了金牌也不會有任何國光獎金等等目前法規已經有的獎勵。

※錢要花在刀口上

事實上不論政府,台灣由於內部本身市場並不如大國,因此目前進行中的職業電競產業目前仍相當脆弱,無論從觀眾的花費、企業贊助的角度、廠商的經營策略其實仍有許多問題亟欲解決。從政府的角度來說,前面提到的問題也仿照了和其他運動同樣的狀況,前身是台灣電子競技聯盟的中華民國電競協會(CTESA)已經儼然成為電競界和政府間的窗口。而蔡政府目前所做的,僅是開放各地方政府投資電競館,或協助舉辦像是今年底的IESF、全大運這種廠商色彩較低的綜合型電競賽事。但台灣電競隊伍目前並沒有聯盟化,多數隊伍仍以台北為基地,加上一線賽事多半由遊戲廠商本身主導,因此各地的電競館到底要怎麼用才不會淪為蚊子館?除了辦比賽又能做些什麼來推廣電競?將考驗CTESA未來的作法。

筆者認為,相較於國外的傳統運動職業球團這兩年開始將大筆資金投入電競並展開聯盟化,台灣電競產業目前最大的問題並非是廣設電競館或猛辦比賽就可以推廣,前面提到目前整個電競的生態鍊並非良好,目前真正根本的問題還是很多人不相信電競可帶來的效益與未來,以及現有的職業聯賽基礎並不穩固。這也並非要政府直接出資辦聯賽,但協助職業健全化是政府真正重要的課題。

像是政府應協助建立相關的細項規則與認證,讓真正願意加入電競的企業能有所從,而有意願的企業則更願意贊助或協助選手曝光,在選手面也需要落實兵役、選手生涯結束後的輔導等相關制度。在基層,則可以鼓勵更多的一流大學從現有的電競社團改成增設相關課程或科系,這樣整體才有真正的示範作用。事實上,整個職業產業練的生態若能完整,很自然就能消彌「打電競到底能不能當飯吃」的疑問,就像現代不會再有人懷疑棒球打的好會沒出路,如此一來台灣的電競選手才能真正無後顧之憂,持續的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關鍵字:電競替代役台灣政府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